给家中的资料服务器更新换代
我购置资料服务器(以下称 NAS)迄今也有三年了。今年五月以前,我并没有开发除资料备份以外的功能,按需启用之;而后来,我的胃口日益增大了,感觉这台 NAS 不仅力不从心,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,遂拟定一套新的方案。下文详解。
本文是上篇的精神续作,同样记录了在意志稳定之后确立目标与需求更精确的过程。
一、我的需求
如前言所述,今年以来,在“什么值得买”、知乎专栏等博客平台的耳濡目染之下,我重新思索了“能用 NAS 做些什么”的问题,并且在本次换代之前,取得了一些成果:
- 搭建了 100% 私有的 Git 托管站。
- 搭建了 Plex 影音服务,管理所有已收藏的内容。为配合之,还手动整理了整个内容库。
- 再搭建了另一影音服务 Jellyfin。
- 开通了离线下载。
而后,我发现有一些东西是现有设备办不到的,包括静音、节能、稳定、远程转码等;而且我非常迫切于让家人(无论有无血缘关系)和我共享内容库,实现“千里共婵娟”。
二、材料选择
现有设备是 2019 年购入的“蜗牛星际”牌挖矿用主机;而今取而代之的是惠普 800 G3 SFF 主机。对比如下:
零件 | 2019年版 | 2022年版 |
---|---|---|
主机 | “蜗牛星际”A 型 | 惠普 800 G3 SFF |
处理器 | 蓝厂 Celeron J1900(集成) | 蓝厂 Pentium G4600 |
电源盒子(附带) | ZUMAX 150W (据说效率高达白牌) | 惠普 180W(铂金!) |
小内存 | DDR3L 1600,4GB(附带) | DDR4 2133,4GB |
系统用盘(附带) | 亿储(16GB) | 联想 SL700(120GB) |
普通大硬盘位置 | 四个 | 两个 |
硬盘接口 | SATA五只、mSATA一只 | SATA三个,M.2一个 |
网络口子 | 一个 | 一个 |
扩展能力 | 无 | M.2、PCIe |
总开销 | 400 元 | 590 元 |
先谈谈这个“蜗牛星际”。 2019 年三月,其产品突然以极低价格席卷二手市场,但我买的时候已值九月,价格大约翻了一倍(不过“蜗牛星际”的贴纸还在)。它优势就在能够以低价获得 4 个硬盘位置,如果仅用于冷存储,它是绰绰有余的;此外,它也附带了据说是同款当中最好的 ZUMAX 牌电源,我当时的判断是能够信任。该主机就这样开开合合,在三年内累计开机 3000 小时左右。
此后,当我开始开发新的功能,其许多弊端显露无疑:
- 首先是噪音。 它带有一台不知名 8cm 扇子,但是很吵闹,我不久就用“大牌子”(超频三)扇子和减速线取代了。这样一来,其噪音基本局限于方圆 10 米的范围内,不过依旧明显。
- 然后是板材质量。 托盘、笼子等一看就很廉价,毫无防震设计,不是能对付得了长期运行的模样。
- 供电质量也是我特别关心的。电源本身尽管理论上是原装“最佳”,但是我怎么也不能相信 ZUMAX 这么野的牌子能确保供电无虞。况且,这家伙只用一组 4pin 电源口连接硬盘背板,并不稳健。
- 散热能力也不咋地。只有两块硬盘的情况尚可,但 3~4 块一起则必须考虑怎么散热了:它们会极其拥挤,水泄不通(当然其实我的需求仅限于两块大硬盘,倒是无碍)。
- 最后一点,处理器算力有限,转码功能接近于零。
至于这惠普主机,我筹备的时候考虑到的是:
- 运行稳定性。 其中电源非常重要,我查询得知其有 80PLUS 铂金标识,质量自然上乘;主机本身面向商业用户,也势必以稳定优先。
我并不清楚其原装内存来自哪个品牌,便干脆挑了三星。另外也不清楚主机是否支持带校验的内存。 - 扩展性。 硬盘位置够用,PCIe 和 M.2 位置也为将来留下无穷的可能性。USB 接口也很丰富,不过于我干系不大。
- 体积。 兼顾了扩展性与体积,在诸大厂当中难能可贵。
- 噪音。 这点只能期盼了……
- 性能。 我挑中的处理器是Pentium G4600,不仅算力可谓翻番,集成 GPU(HD 630)能够给我的所有收藏内容进行转码 (尤其是 HDR 映射,这在我那不懂得映射的 Linux 本子上相当有用;我的大部分内容皆为 HDR)。
- 讲些题外话。在我认知里,Skylake 基因(第 6~10 代)的核心一个至多 值 100 元,
GPU 就算其附赠的好了;新主机只能支持第六、七代 Core,查询得知,i3 系列以上超出了我的价格标准,而 Pentium 在性能、价格和功耗上可谓恰到好处。(具体标准可见“后记”。) - 筹备时我也考虑了未来升级的可能。对于这个平台,四核便是其天花板,也就是“一眼能望到头”;但下一代平台需多花费 200 元以上,那我肯定也不乐意……如果将来到了不得不换代的地步,我宁愿选择第十代以上。
- 此外,我还考虑到反应速度及系统存储容量。正好有块去年买的廉价固态硬盘,承载个小号 Linux 总归是够的——小傲腾反应更快,但是太小,估计不够用。
- 讲些题外话。在我认知里,Skylake 基因(第 6~10 代)的核心一个至多 值 100 元,
三、迁移过程
我订购主机时特意嘱咐需要螺丝固定硬盘;商家也确实附带了,不过说最多给四个……我回到混沌时期的“电脑坟场”里翻出了四颗,裹上两层热缩管,以为固定和防震之用。
配置好固态硬盘的系统,之后组装。整个主机仅从前方进风,空气先经过硬盘,再从仅有的两处排风口(电源及处理器后方)排出,风道非常合理;大厂风范可见一斑。
系统方面,“蜗牛星际”用的是群晖,在此自然也用群晖。群晖系统想要什么都方便,不像其它各种 NAS 系统那样叫人摸不着头脑,而且免于重新格式化!一切基本功能正常。
开始使用,第一感觉就是特别安静;仅正前方有硬盘的噪音,其甚至盖过了电源和处理器扇子。Jellyfin 的转码选项几乎全开,处理原盘级 4K 视频(70 Mbps)的速度达每秒 60 帧。至于耗电,观察如下:
- 开机时,峰值 45 瓦;
- 闲置,16~20瓦;
- 多路下载,26~30瓦;
- 在线转码,46~49瓦。
- 相比之下,“蜗牛星际”日常平均在30瓦左右。
稳定性(尤其温度)尚需长期观察;不过可以获知的是,处理器平日在 42~51 度波动,硬盘在 43~49 度之间,处于正常工况。综上,新主机基本按预期完成了各目标。
四、题外话:两个影音服务为何并存
起初我选择 Plex,是因为其刮削能力一流;当 Jellyfin 尚有一到两成的影视剧扒得不大利索之时,Plex 基本都扒了出来;而且在家里无需顾虑转码和视频流传输的问题。后来又请回了 Jellyfin,是因为转码免费 ……
其实一开始用 Jellyfin 的时候,内容库的文件命名没有完全规范化,而且由于其 Docker 容器网络模式有误(bridge
),The Movie DB 的正确 IP 地址未能传递给它,结果一塌糊涂。
另外还有一点:Plex 使用前必须在其官网注册一个账号,这令其分享难度大增,故其使用范围仅限于我自己的屏幕和家中的公屏(电视)。而 Jellyfin 配合内网穿透的话,我觉得有无穷的可能性,只需简单配置便可撒手不管了,甚至可能比隔壁联想、极空间等自带穿透服务的“轻 NAS”更加实用(后者多花千把块才有 Docker 与在线转码功能)。
五、总而言之……
现在新 NAS 已完成接棒,对 Tailscale 内网开放了服务;内网仅限我在“流浪地球”计划中的朋友们进入。如果有我值得信赖的 新朋友 新家人,也会考虑拉到内网,“千里共婵娟”。
六、后记
关于 Skylake 基因的核心及 GPU 价值,现在想来,在等级由低到高(例如从 Pentium 到 Core i9)的产品线上,核心的价值应该是递增的;并且 GPU 也不应视为附赠品,至少也有 100 元差价。实际情况是,七代 Core i5 要价七八百,和十代 i5 相近,那么我宁愿选择算力翻倍的后者;而 Core i3 要价三百,算力相较于便宜 100 元的 Pentium 系列没有明显优势——这是我选 Pentium 的真正理由所在。
相比之下,第六代普遍较之便宜一半左右,这很耐人寻味……若非 GPU 不符合要求,六代会是更好的选择罢。
另外在“什么值得买”上竟然出现了拣来跟我一样的主机做成 NAS的人……该文章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商榷:
- 作者显然不大懂英语,将电源盒子上的 80PLUS Platinum 说成了“白牌”。
- 内存应该支持标准宽度的模块,不会与硬盘笼子发生碰撞。我购买的三星牌便是标准宽度,安装在笼子下的第二位置。
- GPU 算力对比(HD 510 对绿厂 GT 730)可能未将新、旧版“鲁大师”的差别纳入考虑。
- 作者在重装群晖系统后发现数据硬盘不可识别;而我新的群晖系统立即识别迁移过来的硬盘,无任何额外操作。考虑到“蜗牛星际”附带的是群晖 6.2 版、而该作者用群晖 7.1 版替代,出现问题或在情理之中。
- 如有“影音娱乐系统”的需求,那么隶属于第六代的 Pentium G4400T 处理器,因转码能力有欠缺,是不大能满足的。
不过该文章提到我未提及的一点:诸组件的温度。现已于上文补上。
我为监测、记录 NAS 的工况,参考 GitHub 的指南,在近日也安装了 InfluxDB、Telegraf、Grafana 等软件以便查看及追溯记录。很先进、很直观,比花里胡哨的 NetData 好上百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