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笔记本换代升级第二部:猴版 Thinkpad
上轮用了大半年的 Chromebook 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,我不得不在服役八年的老同志上恢复工作。现在工资到手,我的内心重新躁动起来,誓要将质量放到第一位、性价比放到第二位,来小黄鱼物色新的笔记本;这次看中了联想 Thinkpad。
一、基本要求
- 质量,质量,还是他🌱的质量。 我见过两部久战沙场的 Thinkpad,分别来自我的硕士学长、我抑郁前的上司,均使用六年以上。要以之作为标杆。
- 价格控制在 3000 元以下。 一手笔记本因算力和质量欠妥,基本不会考虑了。
- 尺寸为 13~14 英寸,方便携带。
- 处理器为 Intel Core 十一代至十三代,或 AMD Ryzen 4000 至 7000。后者有利于延长续航,优先考虑。
- 内存 16 GB 起步。
- 必须、且只能使用集成 GPU。主板上连独立 GPU 的焊盘也不能留——我会逐一去查阅拆解照片或视频以确认。AMD 处理器和板载内存将优先考虑。
- 其他方面过得去就可以了,权当加分项。
二、物色
最初聚焦于风评较佳的几款消费级产品:
- 联想小新 Pro 14
- 联想 Thinkbook 14+
- 惠普星book Pro 14(HP Pavilion Pro 14)
其定价均在 2000 元左右,但年份较近者偏贵。 二手现货大多基于 Intel 第十二、十三代,而基于 AMD 的可遇不可求(八月在小黄鱼“爱回收”分区里出现了两台,但当时手头紧张,没有下手)。考虑到其定价和 Thinkpad 差距不大,质量却相对薄弱,于是抛诸脑后了。
16 寸机型也琳琅满目,不过有几点问题: 大、不好携带;部分机型内部结构空荡荡,或者主板上存在独立 GPU/空焊盘,浪费空间;数字小键盘不再是刚需。
Thinkpad 存世量大,出货量稳定,官方和开源社区支持也比较完备。 归入联想麾下后,其分为多条产品线:E、L、P、T、X13 和 X1 系列,这里面 T 系列及 X13/X1 是根正苗红的、IBM 基因的传承,这里仅考虑它们。
X1 Carbon 有没有必要呢? 如果仅仅在 X13 基础上换个皮肤,我觉得没有必要为外观花大钱;问过商家,第八代 X1 Carbon 存量较多,但基于 Intel 十代;第九代无货;第十代之后贵得离谱。于是,X 系列被排除了。
T14 系列是自 2020 年起创立的,取代以往“傻大黑粗”的三位数 T 系列。小黄鱼上存世量较多,以来路不明的“美行”版本为主,但评价总体比较肯定;处理器也比较新近,不过根据处理器规模、内存和存储容量、屏幕、上网卡等有几十种组合排列。低配版其实也足够用于办公和轻度游戏。(板载内存居然还有 8 GB 的组合?怕是打字都不够用……)
最终挑了一部 2023 年产的猴版 T14 Gen 4,店保三个月,作价 2500 元:
- 处理器和集成 GPU:Ryzen 7 7540U / Radeon 740M
- 内存:16 GB LPDDR5X-6400
- 固态硬盘:512 GB(三星 PM9A1)
- 屏幕:IPS 1920 x 1200 @60Hz
三、看看外表
收到了“暴风灰”款,据称 A、D 面采用铝合金,键盘/C 面采用镁合金制成;手感柔和,表面有磨砂质感。
摒弃了以往硬朗而又浮肿的外观,现在 T14 的模样向消费级本子靠拢,但耐造的特性保留了下来——这得益于其全金属外壳。拿在手上,感觉相当轻盈,不输 Chromebook。 重量其实略大,接近于 1.5 kg,毕竟为了满足军规要求,金属分量总是少不了的。 摔了一下,露出银色金属,证明确实是铝合金,但也没怎么变形。
置于桌面上,阻力感较强。不能单手开盖。
键盘布局几乎正常; 唯独 Fn 功能键的位置我很不喜欢,Ctrl 键的位置被吃掉了一半,而偏偏 Ctrl 键是十分常用的,BIOS 也只能对调二者位置。它要是改到截屏键(PrtSc)那里并且可配置就好了。(可能还得请出 keyd
?)
敲一下,手感满分,Thinkpad 的这个老传统没丢。
电池容量是 39.3 Wh,属于低配。续航能力因此较弱,约为 4~5 个小时。
屏幕来自台湾奇美,型号 N140JCA-EEL,属于低配,应该是 6bit 色深;最大亮度 300 nit 左右;色彩略泛蓝。 批次为 2021 年,不由感叹联想不知从哪里掏出这么个两年前也堪称“落伍”的存货。甚至在 2025 年还有新本子在用——我借用了其中的屏幕校准文件。另外,联想提供的屏幕“驱动”(校准文件包)有 TPLCD_41C6_SDR
这一配置,效果相似。(联想应该将 IPS 400nit 100% sRGB 作为标配才对。)
无线网卡是联发科 RZ616,支持 Wi-Fi 6E 标准,在家离路由器 7 米处保持了 2.4 Gbps 链路速率。
规格书赫然显示“Low-temperature Solder”——臭名昭著的低温锡工艺。
其它方面在 Notebook Check 网站上都有涉及,这里不再赘述。
四、初步测试
4.1 Windows 10
商家预装了 Windows 10;没有发现 BIOS 存在预装系统的授权信息。不管怎样,先在这里测试处理器表现如何——Ryzen 系列对我而言完全是新鲜事物。用各种工具得知这枚 Ryzen 7540U:
- 核心代号:Phoenix
- 核心基因:Zen 4
- 核心及线程:6 / 12
- 短时、长时功率上限(PL1/PL2):28W / 24W
- 单核、全核负载最高频率,以 Prime95 和 CPU-Z 测定:4.8 GHz / 2.8 GHz 左右
Best of 5 | Ryzen 7540U @24W | Intel i5-10400 @65W |
---|---|---|
Cinebench R15 nT | 1003 | 1332 |
Cinebench R20 nT | 2552 | 3215 |
Cinebench R23 1T / nT | 1486 / 5808 | 1101 / 8291 |
CPU-Z 2.06 V17 1T / nT | 595.4 / 2859.5 | 494 / 3627.9 |
CPU-Z 2.06 V19 1T / nT | 212.5 / 1096.1 | 167 / 1178.3 |
尽管处理器本身潜力较大,但联想给予了非常保守的功耗设定,导致总体算力稍弱,未能击败架构落后两代、但睿频放开的对照组 i5-10400;不过单线程爆发力极强,其在各项单线程测试中均有出色表现,系统反应相当迅速。这也换来了极致的静音,打字时甚至听不到一点噪音,像是风扇停转。
从外网评测来看,Ryzen 7840U 机型也受到保守的功率上限影响,R15 得分竟和 7540U 完全一致。至于 Intel 机型,全方位被碾压了。
关于散热的题外话
这本子的出风口恰好对着鼠标……不过本身发热不大,体感尚可,冬天还可以给右手取暖。非常贴心的设计,他真的,你哭死。
下一代,也就是 T14 Gen 5 将散热出风口改到转轴缝隙,散热模块有所缩水;由于转轴设计没有变化,屏幕打开后会遮挡出风口,故温度、噪音反而有所退步。详情可见 Notebook Check 评测。
其他测试过程将转移到 Arch Linux 上开展。重装之前,更新了主机 BIOS 和固态盘固件。
4.2 Arch Linux
本来想干脆更换硬盘了事的,不过如第一部所指,可能从头起步、轻装上阵会更好——店铺保修也要留下的。安装过程相比三年前,有了很大改变:
- 随
pacstrap
拉取的软件包,现在多了一串,具体如下:
1 | pacstrap -K /mnt base base-devel linux linux-firmware nano sudo networkmanager openssh amd-ucode firewalld bluez tlp |
- 启用了主硬盘的 TRIM 功能。
- 事先安装了 SDDM、KDE Plasma 和一部分常用软件。
- 需要手动启用的服务有
NetworkManager
、sddm
、firewalld
、bluetooth
、tlp
、fstrim.timer
以及paccache.timer
。 - 令
systemd
管理引导程序和时间同步。引导项得自己写。 - 从损坏 Chromebook 卸下的硬盘放进 USB 盒子再连接,按原样复制
.config
、.local
、.ssh
、.gnupg
以及.mozilla
;酌情复制文档、下载内容等。
这样既保留了保修资格,也可迅速恢复工作。
Linux 内核驱动 thinkpad_acpi
对本子的支持十分完备,几乎做到开箱即用;唯独指纹识别器还需软件包 fprintd
支持,安装后可无缝衔接 KDE 和 SDDM——原生支持锁屏指纹登录,手动更改 SDDM 设置后支持开机指纹登录。
不过后来发现,如果以指纹登录,必须再按一次密码以解锁 KDE Wallet密码本,否则将寸步难行(如 Wi-Fi 连接)。有人指出这是不可避免的,没有任何设置可以跳过。再后来,我干脆从一开始就打密码登录了事。
蓝牙模块以 USB 接口接入;如长时间无活动连接,有几率无故离线。经检查,TLP 服务可能会挂起 USB 蓝牙设备以节能,却未能恢复其工作;给予其白名单,未果;猜测和合盖待机的操作有关。
已知今年 9 月 17 日的内核固件 linux-firmware-mediatek
无法正常驱动 Wi-Fi 模块——无线网络完全不可用。于是在每周固定的滚动更新后,我必须回退固件版本到 十月 11 日版本已修复。20250808
。
指点杆一开始不大适应;后发现设置有误,关闭移动加速、降低移动速度,基本上能用了。双手无需离开键盘,也能操控光标。不过,我一般用蓝牙鼠标操作。
PM9A1 是正儿八经的 Gen 4 固态盘;进入到 KDE 桌面,一秒内恢复了上次关机时打开的所有软件和状态。我不打算做理论性能测试。
Ryzen 7540U 是手上第一块原生支持 AV1 解码的桌面级芯片;我给 Chromium 上了些“眼药水”,看 B 站顺畅了很多。但是,观看 60 帧视频且加速 1.5x 时,画面有几率突然“冻结”(软解码应该没事)。
4.3 适配器和充电功率
接入手头上功率最大的电源:智翔电子“钢 15”(YZXstudio Terminator 15)。握手 PD 2.0 Fixed @20V,电流最高约 4.1 A,超过了其标注的额定电流 2.5/3.25 A。
电池充电阈值可以设定,也继承了 Thinkpad 一贯传统;在 Linux 上需要配合 tlp
服务。我设定为 80% 停充,这样电池用得更长久。
适配器对“钢 15”充电,也握手了 PD 20V/3.25A,实际功率和额定值一致,全程未触发过热保护。


4.4 大模型推理性能
受内存容量较小、未配备张量加速单元、保守的功率上限设定等制约,其推理性能比较一般,不过仍然碾压 Chromebook。 测试过程和早前的试验类似,测试环境和条件:
- 推理框架:LLaMA.cpp 最新提交
- 模型:通义千问 3.0 七月更新版 30B MoE 权重,无思考链,深度选择性量化(
Qwen3-30B-A3B-Instruct-2507-UD-Q2_K_XL.gguf
) - 推理方式:纯处理器运行,无 GPU
连续询问其三个法律方面的问题;回答都很中肯,草拟的法律文书也有模有样。因涉及隐私,这里就不贴了。
- 第一次问答:给出案件梗概,询问了被告可能判处的刑期。其推测“三到六年有期徒刑”,和实际起诉书/量刑建议所示相吻合。输入 89 字词(tokens,每秒 12.83),输出 697 字词(15.09/s)。
- 第二次问答:询问了作为被害人,出庭时除旁听以外还有何权利。回答有 6 项权利,其中一项是“提交《被害人陈述意见书》”。输入 634 字词(32.60/s),输出 1299 字词(10.83/s)。
- 第三次问答:令其按照我提供的被害经历,草拟一份《被害人陈述意见书》。输入 1683 字词(18.95/s),输出 1415 字词(7.16/s)。
将来可能会收录到《AI 助手降临到我身边》,作为大模型技术演进和普惠化的见证。
4.5 游戏性能
千万不要给予过多期待。原因有三:
- 处理器功率上限区区 24 W,GPU 供电堪忧。
- 我手上的 Ryzen 7540U 从底子上就大幅落后于高配版 7840U——GPU 规模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。
- Linux 内核开源驱动的效率可能不及闭源,例如
nouveau
之于 NVIDIA 专有驱动。
试图在《Minecraft》Java 版内启用光影。结果:
- Complementary 帧率仅有个位数;
- Vanilla Plus 在原生分辨率下,帧率为 10 fps 左右;当启用 Super Resolution 模组,以 FSR 1 算法进行 200% 超分放大以后(即实际渲染分辨率:960×600),堪堪获得了 19~23 fps 的“可游玩”帧率。
后来干脆关闭光影,游戏全程稳定在 60 fps。以上成绩仍明显高于 Intel 集成 GPU 和老同志上面的 940MX GPU——别说光影,连 60 fps 都不能保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