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melight 往事小记

近日,我不幸见证了一颗星星的陨落,和一个社区的葬礼。不胜唏嘘,于此小记。

一、事件经过

本月 13 日,我的同事 Arts 在痛苦当中选择一了百了,留下了有关 Limelight 社区的一纸“檄文”。尽管 Limelight 方面矢口否认其中事迹,但一石激起千层浪,社区及其管理层遭到了空前的舆论压力和非议;最终在 18 日,Limelight 终止了服务

二、我跟 Limelight 有个约会

我虽跟 Limelight 相处不多,不过从第一天起,我便爱上了这片土地,也因此在后来怒其不争、哀其不幸。这里把我记得的都写下来罢。

2.1 净土

我相识 Limelight 是在 2021 年九月;彼时,我刚理清“我是谁”的问题,第一次尝试和其他有类似困惑的网友交流。当时这里给我的感觉是:互联网最后一片净土……上到管理人员、意见人士,下至芸芸众生,无不表现出良好的素质、友善的氛围。于是在此扎根了;那还有 400 多天来我的医学转变记录呢(日记里有其副本,并未遗失)。

我开始接触到医学专业文章的翻译,也得益于 Limelight——最初几位网友自发地摘选数篇文章来翻译,尽管质量不尽人意,但我借此了解到医学转变所需的知识,确保了后来用药的高度自律和科学性。2022 年二月,我开始试水翻译,取得良好反响,此后一发不可收拾。上帝关上了理工科的门,却开了文科的窗。

特别幸运的是,得益于头四个月的活跃发言,我赶在“自动升级”策略大幅调整之前,升至“三级用户”。这不仅给予了“知识库”分区的发帖权限,让我的译文有了展示空间;而且使我得以窥见管理人员和“受信任”的资深成员之间的互动,在后来的“乱纪元”中,我观察到很不得了的现象。

2.2 乱象

好像从 2022 年五月起罢,事情朝着我不可预测的方向偏移了。我看到的是:管理人员剧烈的人事变动;新管理层大刀阔斧的“改革”;意见人士情绪化的日益加剧;社区成员不由自主的分化;等等

首先管理人员的变动一开始没有特别引起我的注意;永葆组织青春的办法是换血,如此无可厚非。不过,其随后以“防止反跨人士攻击”为由,提出了各种“改革”草案;草案铺天盖地,包罗万象却漫无目的,让我晕头转向,不知所措。我有很大的疑问:几百人的小池子容得下这么庞大的风暴吗?这些人倒腾来倒腾去在图什么?这对整个社区的发展有何好处?
2022 年秋季某日,我一向很敬重的意见人士(也是刚注册时的管理员之一),跟末任管理人员发生严重冲突。我能观察到意见人士的情绪非常激动(彼后来不仅被撤销了管理权,而且发的帖子都很情绪化,活跃度急剧下滑)。
随后,末任管理人员又提出要为争议颇大或预期会引起争议的帖子、话题等“设置标记”。这成为我对 Limelight 态度的转折点——管理人员开始要纵容“战火”延烧至此了。我顿觉大事不妙,不仅反对为此作标记,而且放言“我会为躲避战火而离开 Limelight ”。(一语成谶,在我加入 Project Trans 志愿团体,并把重心转移过去之后,在 Limelight 的活动锐减。甚至有两个多月未曾登录。)

前面提到“自动升级”策略的改变,这也是末任管理人员的“新官三把火”之一。这里要先介绍 Limelight 所用论坛系统:Discourse用户信任等级机制——通常,Discourse 可以按活跃度将用户分成三四级,每升一级会给予一定新权限、开放“里区”等等,告诉用户由于你的努力,你应得此赏;升级有一定门槛(不活跃者还会降级),并且门槛可以定制。
在 2022 年以前,我明确知悉升级的门槛,并顺利升至“三级”;春季后,“三级”改为人工授权,也不再自动降级,基本上固化了“三级”用户的组成。“三级”权限提供了一个“代表团”分区和若干其它专属分区,资深用户和管理人员在此讨论的,新用户全然不知晓 ;更何况,在这些分区以外,还存在着邀请制准入的“限制区”等更深层的圈子。毫无疑问,这套分级机制非常有效地将“不受信任人士 ”隔绝在外围,也可能就是这时候起,新用户和资深用户之间出现了分化,矛盾日益加剧。引用《三体》的一句话:

“毁灭你,与你有何相干?”

《三体 II:黑暗森林》刘慈欣

2.3 一切终归于寂静

2022 年末,Limelight 被某些区域 DNS 服务器拒绝解析。看来,意见人士以及用户挑起的争议,已引起相当程度的注意,以至于 DNS 控制方不得不做出反应。

当 Arts 一纸檄文激起舆论风波后,我观察到 Limelight 内部人人自危,有管理人员不惜封锁其账号(尽管使用者已不复存在;连同 Project Trans),甚而公开其社交账号来做出回应。但我幸免于难,可能是因为我一向持中立态度,且与管理人员其中一位尚存有交情(我仍坚持在 Limelight 发表新译文,但其有时会超过字数限制,需要临时放宽,管理员亦乐见我的持续耕耘)。
15~17 日,管理人员、资深用户在“代表团”讨论着应对之策;我以个人身份言道:

“采取策略前要三思:这个策略对当下而言是正确的吗?策略是否能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?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吗?至于后续,任由后人评说便是。”

管理人员中的决策者回应(原文已遗失,以下为大致意):

“如果现实如此,我很愿意继续服务下去。但现在,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暴力开盒。”

此情此景,和《对立二元论》所描述的俱乐部如出一辙。管理者和客人之间,一道鸿沟出现了。若不能欢聚一堂,俱乐部又何以称为俱乐部?非常遗憾,我以这种方式见证了最后的落日余晖。

三、悼词

在 Arts 远去之后,听闻有其朋友受到冲击,意欲步其后尘。我作此三言以勉之:

“Arts 即使走了,她也绝不愿意看到有其他人跟着走的。她像是中世纪修道院里自甘受苦的修女 *,她的本质,还是希望世人得到光明。世间苦难留在这就够了。没有必要再添上无谓的牺牲。”

* 参考《悲惨世界》所述天主教圣体永敬会修女。

至于 Limelight,以一言敝之:

“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,确实是一种奢求。”

550W 型量子计算机《流浪地球》

本来要以《三体》的口吻来叙述的,不过察觉到这种迷雾几乎一定会造成“黑域”——我倒是会怡然自得,但在外面不可能参透其中奥秘了;而且也有一定的强迫症影响(治疗这么久仍然谈不上完全消除,只是不再占据全部的思绪了)。
不管怎样,Limelight 在我依然意义非凡。它给我们很多教训:

  1. 不要过多与狭小的圈子牵扯。圈子小,意味着眼界小,看不透事物的两面会带来误判和不必要的中伤。
  2. 在“冰火两重天”的世界里生存,要求同存异同情不幸者,宽宥幸福人。
  3. 管理社区时,要为社区订立明确、统一、可持续的标准和界限;而对于管理者自身,“可为”和“不可为”的界限要尤其严苛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